方冬秀同志自1977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,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。77年至97年在村小包班教复试头,98年至今在乡中心小学任教数学,当班主任,她任教37年,扎扎实实教了35年书,当了35年班主任,今年十月她就要退休了,还一直在任教小学四年级数学,担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。农村小学的班主任,工作琐细而繁重,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,面对着这些缺少爱的孩子,她用她慈母般的爱温暖她们,奉献了自己。
一、换位思考——让留守孩在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
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如今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点,也是难点。这部分学生长期远离父母,亲情缺失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差,意志薄弱,心理异常,学习态度不端正.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、教育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。倘若对这些问题解决不好,小而言之,将有损于留守儿童本身的健康成长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;大而言之,将不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。 方老师对待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加倍用心。对于这些孩子,方老师经常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:“假如我是孩子”和“假如是我孩子“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她对学生少了苛求,多了宽容,少了埋怨,多了理解,少了指责,多了尊重,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,积极向上的氛围,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。她所教过的学生都知道,饿了,可以到她家里吃;病了,可以到她家住;没钱了,找她借;父母在外打工,她的家就是学生的家。
上学期,方老师任教的四年级留守儿童就有十几个,占班级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三十。方老师首先调查了留守学生,建立档案资料,联系簿,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,心理状况,兴趣爱好等.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,排忧解难,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、学习中的苦闷、生活中的烦恼。周林是学校有名的双差生,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,跟爷爷奶奶过,爷爷管教方法粗暴,动则打骂,孩子从小就情绪激亢,仇视一切,不服从管教。方老师了解情况后 ,就经常找他谈心,处处关心、鼓励他,对他取得的一点点进步,都大力在班中表扬。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,她像妈妈一样爱抚他,让他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。她还主动与其父母取得联系,让他们最好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,让孩子多听到父母的声音,逐步医治他的心病。一学期下来,周林的学习成绩上去了,也开始面带笑容的融入集体中了。
哪位学生生活上有困难了,她都会尽心尽力的帮助.在节假日、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,把他们带回家,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,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,得到亲情般的关怀。今年五一长假期间,方老师原打算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。但当她得知,五月四日是班里一个叫余宏洁的孩子的十岁生日.该生爷爷奶奶年纪较大,农活多,无暇给孩子过生日。她放弃了游玩的计划,把余宏洁带到家中,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,还邀请了他几个要好的朋友,一起庆祝.当余宏洁在生日歌中许愿的时候,他激动得哭了.他说:“我从没过过这样的生日,方老师比妈妈还亲啊。”
正是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,经她调教出来的学生,无论在学习态度上,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体现。在教育学生的同时,方老师也是躬身实践,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。所以她本人深得学生、老师、校领导、学生家长的好评。
二、宽严相济——让后进生在和谐与激励得到教育
师德核心是爱。现在的学生多数心浮性躁,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。方老师认识到这一点后,着眼关注学生心理发展,靠拳拳之爱去润泽每一个幼小的心灵,把阳光撒向每一个学生,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。她总说“差生”是“有待提高的学生”,是“后进生”,是能够转化的。学生朱俊豪,十分任性,好打仗,不爱学习,甚至有厌学情绪。但是朱俊豪十分聪明,思维灵活,表达能力强.方老师不忍心看到他如此下去,便经常与他谈心,刚开始朱俊豪还存在抵触情绪,每当老师和他说话的时候,他都装做没听见,而且还不时地翻翻白眼,方老师不但没有放弃,还给了他更多的关爱,并利用他乐于助人、讲义气等闪光点,帮他恢复了自信,朱俊豪也表示彻底改错,努力赶上。但社会上的一些淘气的孩子还是不肯放过他,经常找到学校同他打架,方老师不顾个人安危,多次赶走这些滋扰者,让他能安心地学习。同时方老师还把班级的图书角交给他管理。为了让这个孩子真正地改变,方老师还经常家访,与他的父母谈孩子的教育方式,使他的父母不再打骂孩子。虽然朱俊豪一直在改变,但还是有犯错误的时候,在此时方老师并不因为正在感化他而放松了对他错误的纠正.在这种严父慈母般人格力量感化下,朱俊豪渐渐变了,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。这名有劣迹的“差生”终于变成一个品学优良的“优生”。这就是方老师的信念“严中有爱,爱中要严,宽严相济。”
三、科学管理——让学生在民主与竞争中得到教育
在班级管理上,她积极协调师生间人际关系,做学生心目中的“知心朋友”和信得过的“人生向导”。她恪守科学的师道精神,坚持正确的学生观,引导学生通过民主管理班集体,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,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自觉、主动、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。因为她的班级的人数达到了54人,所以在班级日常管理上,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,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,经过学习,摸索,她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:将情感管理、目标管理、制度管理以及具有凝聚力的班队活动渗透在工作中,并设计了一些训练学生独立性、自立性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,如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”、“我当一天家”,让学生学做生活的主人。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,班级的组织纪律、各项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和组织,如班会全由班委会主持。尤其是“我爱我的班集体”主题班会,内容丰富,形式新颖,学生踊跃参加,锻炼了个人的能力。熊宇璇同学个性很强,为了培养她的自主自立能力,让她当值周班长来管理班级,效果很好,不但把班级管理得好,而且自己进步很大,她尤其注意培养班委会克服依赖老师的思想,对他们进行指导,使他们大胆工作,出问题老师负责。班委会工作起来很有魄力,管理班级井然有序,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当主人,班级处处事事有人管,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积极上进,比学赶帮的好风气,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。
四、强调实践—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
在班级管理中,教书与育人并举,方老师比较注意在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,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,严肃认真,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、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,经常开展以“学会做人,学会处事”为主要内容的班会,寓教于乐,鼓励学生集体参与,共同接受教育。她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;清理路边的垃圾……使学生增长了见识,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,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,培育了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
弹指一挥间,37年过去了,她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,默默地奉献着,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,受到了学生的爱戴,家长的好评,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。
分享到:
Copyright © 2020-. 桃源县寺坪中学 ,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电话:0736 - 6850048 学校地址: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寺坪乡金陵村
备案号:湘ICP备14016912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72502000258号 技术支持:常德求实网络